HealthGen Blog

星期五, 4月 21, 2006

歷代中國人用過最差的筷子:免洗筷

緣起

民國八十九年行政院環保署曾依台灣外食人口比例估算,全台灣每天使用約兩百八十萬雙免洗衛生筷,一年足有十億雙之譜。民國七十年左右,政府一度宣導人民使用免洗餐具以防感染B型肝炎,當時從高級飯店到巷弄小販,紛紛將可重複使用的筷子換成用過即丟的免洗筷[1]。

轉折

2000年台北市議員陳玉梅、王正德、李彥秀三人根據一項研究報告,召開了記者會,指出免洗竹筷子在製作中殘留的二氧化硫,可能引發氣喘,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同年八月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針對市面流通的免洗筷進行測試,受測試的十種免洗筷中,每一件都測出含有成分高低不等的二氧化硫,但是其含量若比照一般食品標準(關於免洗筷的二氧化硫安全含量,衛生署仍未正式公告),都在範圍之內[1]。

但是人們總希望放入嘴裡的是健康的,至於是那一個國家,那一片竹林被砍了,便顯得不那麼相干。因此,要改變使用免洗筷的習慣,最重要的是先改變大眾的觀念。在這一方面的努力,「慈濟」之首證嚴法師不時開示每位慈濟人儘可能隨身攜帶自備餐具減少資源浪費,堪稱先驅。除了觀念上的開導,證嚴法師還進一步指示慈濟一位金頭腦─沈順從委員設計方便隨身攜帶的環保筷子[1]。

於是, 環保筷的出現可說是環保觀念的具體展現,也代表著當代台灣某種意識的覺醒。


真相[3]
  1. 台灣目前並沒有衛生筷工廠,只有進口商。
  2. 筷一般製成後,並不會再做任何處理,而是有「發黴」時,才會使用二氧化硫燻蒸漂白,而不是使用「漂白劑」。
  3. 不管原料有沒有發黴,都沒有「消毒」的手續
  4. 二氧化硫會誘發氣喘,但不會增加罹患率。
  5. 二氧化硫本來就是合法的食物添加物,有些食物中也含有二氧化硫的成分。
舉手之勞[2]
  1. 應避免購買太白的免洗筷,木頭或是竹材都有原來的顏色,太白的免洗筷反而有過度漂白的風險存在。
  2. 聞一聞:如果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就可能含有二氧化硫;由於二氧化硫會溶於水中,消費者使用前可以先將筷子浸泡於溫或熱水中數秒,以減少筷子中二氧化硫的殘量。
  3. 避免包裝圖案印在內面的免洗筷,以免吃下不明的色素。
參考文獻

[1]筷子的故事-新食器時代

[2]免洗筷是誘發過敏的元凶?─消基會免洗筷檢測調查結果

[3]網路追追追:致癌危機,請勿使用衛生筷?